
清理垃圾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理垃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清理垃圾教案1
学习目标
1、和同伴合作进行接力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2、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事先在活动室内放置一个长方形箱子,里面铺一块蓝色的布,上面放不同的垃圾,如饮料罐、纸盒、瓶盖、吸管等。
2、小鱼网、小筐各两个。
3、音乐。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向幼儿介绍铺有蓝布的长方形箱子,告诉幼儿:这里就是美丽村里的小河,里面堆满了垃圾,提议大家一起来清除垃圾。
2、在箱子前放两个小筐,内有小鱼网。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面向一个小筐,前后站立成一条直线。两队的第一名幼儿都站在事先画好的线上,不能超越这条线。
3、排在队首的幼儿跑到箱子前,用小鱼网在箱子里捞起一件垃圾,放在小筐里,然后跑回起点,请另一位幼儿接力。
4、播放音乐,当音乐停止时,看看哪一组能捞到最多的垃圾。
5、根据幼儿的兴趣,可以重复进行比赛游戏。
活动评价
1、能积极参与游戏。
2、能遵守游戏规则,有合作意识。
活动建议:
1、音乐的长度至少要足够每组的幼儿都有一次捞垃圾的机会。
2、每队第一名幼儿站立的线距离大箱子的远近相同,约3—5米。
清理垃圾教案2
国家提倡垃圾分类,小朋友们也应该对生活垃圾有所认识。小鱼哥哥也针对垃圾设计了一堂课程,并在所在的幼儿园施以开展。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们了解什么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是怎么产生的,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
2,让小朋友们认识清理垃圾的重要性,清理垃圾工作人员的辛苦。
3,让小朋友们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并养成把垃圾扔到垃圾筒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5,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活动重点:
生活垃圾有哪些危害,这个是比较难讲的,而且也是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建议老师可以从孩子自身上找突破口,尤其是他们曾经有过的经历。例如,被香蕉皮滑倒过,被碎玻璃划伤过等等。
活动难点:
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们养成不乱丢垃圾的习惯,这个是需要长时间进行操作的,并不是说你讲这么一堂课,就能让孩子们养成这种习惯。
活动准备:
事先下载一些垃圾的照片,包括工人处理垃圾的照片,以及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和伤害等的照片,尽量全一些,再找一些与小朋友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的照片等等。
活动过程:
1,老师通过投影仪一张一张地向孩子们播放照片,播放过程中,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互动,你从照片中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样对吗?
2,看完图片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些生活垃圾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3,老师总结性地告诉孩子们,生活垃圾的产生过程,尤其是多讲孩子们生活中,常会制造出来的生活垃圾。
4,孩子们自由发言,再说说他认识到的生活垃圾以及产生的原因。
活动延伸:
带孩子们开始整理室内及室外的卫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清理垃圾,并认真地把它们放到垃圾筒里。
活动总结:
孩子们,我们在幼儿园里都有这么多的垃圾,那家里肯定会有更多的不需要的垃圾,是不是?那么你在家里看到垃圾时,你要怎么做呢?对,扔到垃圾筒里。孩子们真棒。还有,孩子们在外面有垃圾时,要不要随便扔在大街上呢?对,孩子们回答得太棒了。那,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好孩子呢?没错,我们要做不乱扔垃圾的`好宝宝。
活动反思:
通过进行“垃圾”的系列活动,孩子们对垃圾的产生、危害以及有了垃圾应怎样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讨论“垃圾是从哪里来的?”的问题时,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纷纷抢着发言,说出了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可爱的毕钰昊说出:“我们吃鱼时会吐出鱼刺,鱼刺就是垃圾,鸡骨头也是垃圾”。聪明的李佳憬说出:“孙老师教我们做手工的时候会有很多纸片被扔掉,这也是垃圾。”细心的苗承稷说出:“我妈妈在家收拾屋子也扫出很多的垃圾。” 快嘴的张文豪小朋友说出:“老师给小朋友吃药,丢掉的药袋也是垃圾。还有拆大楼留下的砖头、石头和很多的泥!”--当谈到“你看到乱堆放垃圾堆会有什么表现?”孩子们纷纷捂住口鼻、皱着眉头,嘴里还嘀咕着:“脏死了。”“真臭!”孩子们对垃圾的危害提出了自己的粗浅的认识。当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看完布偶剧,在回答“有了垃圾怎么办?”的问题时,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道:“送到垃圾箱里!”有的孩子还悄悄把自己口袋里所盛的捡到的废纸条送到了班上盛垃圾的簸箕里。通过学习,我发现,孩子们较之以前更能自觉地保持班上的卫生了,看到地面上的脏物能主动捡起来放入垃圾桶;乱扔、乱捡脏东西的现象明显减少,有的孩子在走廊里捡到垃圾也会送到班上的垃圾桶来,家长也纷纷反映孩子在家中的卫生表现,我们的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